市州观察丨一座工业重镇的人才“破题”之路:攀枝花市统筹技能人才需求与职业教育发展

川观新闻记者 唐子晴

3月10日,攀枝花市教育和体育局职成高教科里,电话铃声不时响起,“以前要和同事出门宣传招生,现在更多是家长主动打电话来咨询中职入学和升学政策。”该科科长陈云川说。


(资料图片)

近年来,攀枝花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突出人才培养重点,不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与投入,持续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促进职业教育办学实现规模、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积极为产业发展、城市转型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深化产教融合,校与企“双向奔赴”

3月8日,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产教融合教师吕敬东上完课,在教案本上记下学生提出的几个新问题。

吕敬东原本是攀钢集团的职工。去年5月,攀钢集团在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试点推行共享用工机制,将攀钢内部17名原B、C级到龄转岗人员“共享”至学校担任产教融合教师,在全院5个系承担27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他们不但带来了企业方面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也提升了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王光涛说。

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承办职业技术培训和比赛。受访者 供图

同一天,攀枝花钢城集团雅圣实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电工朱印龙正在检查电路设备。得益于为期1年的“订单班”学习,入职半年的朱印龙已经成为车间里的技术骨干。

为满足产业发展过程中大量用人需求,攀枝花依托攀枝花技师学院、攀枝花电子科技学校、攀枝花市高级技工学校等多家本地院校,面向10余家企业开设“订单班”和“定向班”,共建校外实训、就业基地。“经过3年的专业学习,毕业就能直接进企业,收入也比较满意。”攀枝花电子科技学校学生王敏棋说。

职业教育院校与企业的“双向奔赴”,与攀枝花产业快速发展的趋势有关。随着“工业强市”战略不断深入推进,攀钢集团、攀枝花钢城集团等大型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依托攀枝花良好的职业教育基础,当地多所职业教育院校围绕钒钛、康养、新能源等产业的技能人才需求,抓紧强化专业建设。

在攀枝花市域内,职业教育院校牵头组建的行业职业教育联盟成为密切校企联系的“纽带”。双方在师资力量、专业优势、人才培养、市场就业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围绕企业所需开展技能培训,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融合。

在攀枝花市域外,区域职业教育联盟的打造,也为攀枝花推动产教融合深化打下良好基础。2020年,攀枝花市就牵头与四川省凉山州和云南省丽江市、楚雄州共同成立川西南、滇西北职业教育联盟,在职业教育开展区域交流合作和资源共建共享。

拓展教育范畴,打破成长“天花板”

3月10日早上7点,攀枝花市经贸旅游学校的几间教室里,已经有学生开始自习,“抓紧时间复习,希望能考个好成绩。”该校学生李莉告诉记者,不少同学都在为即将在月底进行的中职对口单招考试做准备。

“职业教育不是‘终结教育’。“陈云川认为,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对技能型人才提出更高要求,中职毕业生选择升入高职、本科继续学习成为新趋势。2022年,攀枝花全市4228名中职毕业生中,升学人数达2677人,其中,本科上线98人。

攀枝花市经贸旅游学校学生正在上课。受访者 供图

从教14年的攀枝花市经贸旅游学校数学教师张文彬也发现,学生们不再满足于“学技术”,“越来越多的学生更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希望为将来就业争取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针对这一变化,攀枝花各职业院校也积极探索定制化的人才培养路径,通过设置特色课程和组建多种分类培养班级,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内容丰富的职业教育。

不仅如此,近年来,攀枝花职业教育院校还在拓展培训内容、扩大培训对象范围、协助企业开展技术攻关等方面展开探索,不断拓宽“职业教育”概念的外延。

这几天,攀枝花市建筑工程学校的老师们忙着为月底的校园体验活动做准备。去年以来,该校推行“开门办学”,开发出“4+4”职业体验劳动教育模式,到当地的中小学生中开展职业启蒙、职业认知、职业体验和劳动教育,将学校改革发展成果与示范专业建设成效推广向社会。

而攀枝花市旅游经贸学校利用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旅游服务等专业资源,为攀枝花地方特色菜系开发和区域饮食文化打造提供科研和技术支持,“通过调查走访,目前已经开发出20余道特色菜。”该校烹饪专业高级讲师庞杰说。

2022年,攀枝花职业教育院校累计为行业企业培训技术技能人才5515人,还承担、参与改进或推广技术服务项目4项,师生获取专利6项,产生的经济效益达331万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