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州观察丨解决群众企业关心的问题 达州首批33项“微改革·微创新”受好评

川观新闻记者 袁城霖

“食堂后厨、餐厅,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12月11日上午,在达州市学校食堂智能化管理指挥中心,工作人员随机点击一所市属院校的名称,食堂的实时画面就被“送”到了眼前。

“学生家长也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校餐卫士’,观看到同样的画面,清楚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吃的啥,怎么做出来的。”达州市学生资助与学校后勤管理中心负责人徐志宏说,这套叫做“互联网+明厨亮灶”的系统,被纳入达州市首批“微改革·微创新”项目,目的是推动校园食品安全实时公开监管。


(资料图)

学校食堂监控画面屏幕。达州市教育局供图

今年4月以来,达州市启动33项“微改革·微创新”项目,从机制迭代升级或小投入、微创新等小切口入手,解决群众、企业关心烦心的事。经过半年多实践,得到社会普遍认可。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质量

“没想到派出所也能办理驾驶证换证。”12月初,在达州市公安局通川区分局朝阳派出所户籍窗口,市民蔡先生几分钟便完成了换证。今年,达州市公安局试点把18项交管业务下放到15个派出所办理,满足群众“就近办、多点办”的需求。

针对群众实际需求,把服务窗口前置,是这批“微改革·微创新”项目的显著特点,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提升。

前不久,在达州市达川区大堰镇铁山村村民李声强家,多个区级部门的工作人员联合上门,为他妻子进行重度肢体残疾鉴定,几天后她就拿到了“重度残疾人”证书和相应补贴。

“已经为170余人办理了证书。”达川区残联理事长宋学春坦言,过去不少群众因为不知晓政策或嫌办理事项繁琐,没享受到应有的政策。今年,达川区实施重度肢体残疾人“多部门上门鉴定+”行动,“村民一个口信或者一个电话,我们就前去办理。”

多部门工作人员上门开展重度肢体残疾人鉴定。达川区残联供图

为了让群众少跑路,达州市卫健委联合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开发出“新生儿出生6证联办数字化模块”,实现办理信息数据共享互联。群众仅需交一次材料、跑一个窗口,即可一次办理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签发、预防接种证、户口登记、社保卡申领等。目前,该项目在通川区人民医院和渠县妇幼保健院试点,计划逐步推广。

把改革资源聚焦民生,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徐志宏近期随机访问了部分学生家长,家长普遍对学校食堂给出好评。“该系统还可实现食材溯源、违规抓拍、数据分析等在线监管。”徐志宏说。

质押融资缓解企业融资难

“这笔质押贷款,对我们提升生产能力作用很大。”几个月前,四川兆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6项实用新型专利权质押,从达州银行获得该市首笔专利权质押融资,新增授信1200万元,该公司负责人对此非常高兴。

达州市首批“微改革·微创新”项目,把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难题,特别是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摆在重要位置。

“通过整合科技金融支持政策和手段,推动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国人民银行达州市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肖启义告诉记者,该行确定了首批5家知识产权融资试点机构,并开展“入园惠企”政银企对接活动,加大对科技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实现融资。

今年5月,南国纺织印染有限公司从达州银行拿到全市首笔“排污权”质押贷款。“积极推进质押融资,缓解企业抵押物缺乏的问题。”达州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达州银行还把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纳入银行押品范围,与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共同开展项目环境效益测算,推动“碳减排”质押融资。

缓解企业资金问题,政府部门积极行动。达州市经信局会同中信银行达州分行等开发“专精特新”企业信用贷款产品,共推荐有融资需求的企业50家,目前已获得信贷和即将放款的企业近10家,贷款总额近1亿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