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墙并院” 解锁文明创建“幸福密码”

文/佩奇 图片由成都高新区芳草街街道提供

“拆墙并院之后,环境美了,我们活动也有空间了,住着特别舒心。”近日,成都高新区芳草街街道白玉巷1号居民王女士十分开心,家门口的变化让她感受颇深。

小街小巷和居住小区作为城市的“毛细血管”,代表着城市的烟火气。今年3月,原本一墙之隔的白云巷1号和3号院,拆墙并院,变成了现在的白玉巷大院。


(资料图)

老旧小区改造,既是家门口的“关键小事”,也是城市发展中的“民生大事”。为扎实推进2022年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老旧小区改造”成为芳草街街道重要工作聚焦点之一。

老旧小区换新颜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改造前的白玉巷大院建于20世纪90年代,属居民杂居院落,是芳草街街道辖区内194个老旧院落中的两个,共115户。

张国富是这里的老居民,提起过去他很有感触。“各楼栋分布零散,建筑外立面污损脱皮、道路破损,机动车停车也很困难。”

今年3月,当横亘在两个院落之间的围墙被推倒时,现场响起了居民的掌声和欢呼声:“这堵墙拆掉后,我们的视野开阔了,心也跟着亮堂起来了。”

拆墙的同时,配套提升也在同步推进。新的大门分别设立在玉林西路路口与彩虹街路口,并安装了电子围栏。家住白玉巷3号的徐婆婆笑得合不拢嘴:“我们还有了门禁系统,真让人安心。”

停车棚也已“变身”。顺应居民需求,院落原有的下沉式停车棚填平了,立于院中间的碉楼也拆除了,一股敞亮感扑面而来。小区内外墙体也通过粉刷和装饰,穿上了亮丽的橘黄色与淡黄色相间的外衣。

按照改造计划,曾经的背街小巷“白玉巷”成了白玉巷大院的院内空间,一条宽敞的消防通道随即打通,解决了老旧院落消防通道堵塞、狭窄等问题。除此之外,院落里的“增绿”工作也没落下,保留未拆的墙体上点缀了绿植,在阳光的照耀下与黄色的外墙交相辉映,好不漂亮。所有居民纷纷感叹:“小区还是以前的小区,但是改造后秩序好了,环境美了。”

党员居民齐心协力 促进邻里守望之情

拆掉一道墙,老旧小区的“内循环”也随之打通,邻里往来更加密切,居民们的“主人翁”意识被充分调动起来。

在确定“拆墙并院”工作目标后,为充分发挥居民主体作用,以居民改造意愿为导向,由蓓蕾社区牵头,两院院委会响应,合并组建了“拆墙并院改造小组”。

老旧小区租住户多,改造小组在社区支持下采用多线操作的方式,通过改造大会、上门沟通、意见箱留言、微信群交流、打电话等方式,充分收集居民群众对小区提档升级改造的意见建议,共同梳理两个小院管理上的痛点难点,力求在协商中找到各方意见的“最大公约数”,将“众口难调”变成同心协力。

形成院落基本议事协商体系后,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蓓蕾社区、改造小组、设计公司搭建了“四方联席会议”平台,结合院落实际和居民需求,共同探讨完善设计方案。最终,通过全面征集业主意见,大多数居民达成共识:拆墙并院,全面改善小区公共区域使用现状。

值得一提的是,原白玉巷1号、3号院落党员隶属于玉虹巷党支部,在合院改造过程中,成立了白玉巷党小组,架起了“拆墙并院”连心桥。

今年8月,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白玉巷大院开展了“立体”大扫除行动,动员全体住户从里到外清扫院落,实现了院落颜值与精神的双重蝶变。白玉巷大院党小组还牵头成立了大院议事会,经过大院居民共同推选,组建了新一届的院委会,制定了《院落议事会制度》《居民公约》,共同描绘出幸福家园的美好蓝图。

商居联盟实现共融共赢  社区治理有了新格局

老旧小区改造,改善的不仅是外观,更增强了群众的认同感,能够让群众在享受城市文明成果的同时,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中来。

白玉巷大院紧邻玉林西路,临街底楼商户众多,油烟噪声扰民等问题时有发生。芳草街街道城管执法中队多次组织相关商家和居民开展座谈会,积极收集建议。很快,一个旨在发动街内商家、院落居民多元参与社区治理的商居联盟成立了,并拟定签订了行业自律管理规约,合理规范商家行为。蓓蕾社区还充分调动白玉巷临街面商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筹措2万元建立“商居联盟资金”,用于院落治理,以实现管理共治、成果共享。目前,部分资金已用于疏通白玉巷大院的下水道,居民们纷纷笑言:老旧院落摇身一变成了人人想住的品质家园。

白玉巷大院的改造还在继续,将重做防水、增设绿化等,同时把部分公共空间规划为机动车停车位,既缓解停车难问题,又扩大院内的公共收益,用于院落的后期管理和维护。

芳草街街道一步一个脚印地创建工作,用一项项实打实的举措、一处处看得见的变化,擦亮了城市文明的底色,不断增强辖区人民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下一步,街道将深度挖掘整合院落资源,持续激发居民群众热情,努力推广“拆墙并院”管理模式,推进其他有条件的老旧小区进行院落合并,努力让盛开的文明之花孕育出更丰硕的共创、共建、共享幸福之果。

关键词: 幸福密码 文明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