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州观察 | 抓种源,强技术,巴山肉牛这样“长”
施皓文 马小米 川观新闻记者 陈秋吉
近日,省发展改革委公布2023年四川省重点项目名单,平昌县优质肉牛生产基地项目作为四川省重点新开工项目位列其中。
(资料图)
该项目是巴中发展肉牛产业的着力点之一。此前,巴中出台的《巴山肉牛产业发展五年行动方案(2022—2026年)》提出,力争到2026年,建成西南地区最大肉牛交易中心和全国山区肉牛产业发展示范区,肉牛产业全产业链条基本形成,全市肉牛综合产值100亿元以上。
瞄准实现“百亿级”目标,巴山肉牛产业正从这些方面发力。
突破种源痛点
创建全国最大优质肉牛种源集群
2月8日,巴中市巴州区鼎山镇首市村的万头巴山肉牛育肥场项目建设现场,约300余亩的场地已平整完成。该项目于去年7月正式开建,总投资5亿元,预计7月底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
这是巴中市打造巴山肉牛全产业链的首个重大项目。巴中市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出栏肉牛3万头,综合年产值达7.8亿元,“将成为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肉牛育肥场,对发展巴中肉牛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同一时间,位于平昌县的巴中雅拉德荣育种场项目也在抓紧施工。“力争3月完工并投入使用,建成后每年可选育优质母牛4000头,出栏优质肉牛1000头。”项目负责人罗林告诉记者,种源不佳带来的养殖周期长、出肉率低等问题,是国内不少区域发展肉牛产业的共有“痛点”,雅拉德荣育种场项目计划用两年时间,在平昌县及周边适合区域引进、发展2万头“海福特”基础母牛,“通过选育、育肥,扩大优质肉牛种源种群,是实现后发赶超的最佳办法。”
罗林说,巴中的自然资源和地理条件适合发展肉牛养殖,项目力争用6至8年时间,在巴中全域打造形成“30万头基础母牛+10万头出栏育肥牛”的产业规模,形成国内最大的海福特优质肉牛种源和产业链群。
完善技术保障
让农户“明白养、放心养、大胆养”
2月10日上午,在巴中市巴州区富源鼎盛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内,负责人张俊正在为一头小牛做治疗,“前两天听它呼吸声有点低喘,初步诊断是轻型肺炎。”
仅凭一看、一听,就能判断牛生了什么病、该如何治疗,丰富的养殖经验让张俊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牛”高手。推动技术共享,巴中为他这样的“高手”搭建起沟通平台,为全市各地的养殖户提供技术协助,“谁家的牛生病了,都想着给我打电话,让我看看。”张俊说。
发展肉牛产业,巴中不仅有“土专家”牵头,还有高科技助阵。
罗林介绍,雅拉德荣育种场配置了专门的设备,“海福特”能繁母牛运回国内成功选育后,还将作谱系认证,为每头牛打造专属“身份证”,可以溯源三代身份信息,确保养殖户饲养到优质品种。
此外,该育种场还规划了成套的有机肥生产自动化设备,在增加综合产值的同时,还可以达到环保低碳的目的。“预计可以年生产有机肥1万吨。”罗林说。
平昌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县上还与雅拉德荣公司建立合作,采取“集中培训+现场观摩”方式,最大程度激发群众发展肉牛养殖热情,让农户“明白养、放心养、大胆养”,目前首批引进500头订单任务已完成,还达成了650头合作养殖意向,新发展返乡创业肉牛养殖户86户。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