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信息:文旅大会探展:3D满屏技术、5G全息技术…… 多项新技术赋能智慧文旅

川观新闻记者 张斌 南充观察 兰靖雯

江面渔船穿梭往来、白发渔翁岸边垂钓……11月10日,2022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以下简称“省文旅发展大会”)期间的阆中古城贡院广场外,在3D满屏技术的“赋能”下,画圣吴道子《三百里嘉陵江山图》“活”了起来,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看。


(相关资料图)

将新兴数字技术应用与四川传统文化艺术“跨界混搭”,这样的场景在本届省文旅发展大会上随处可见。本届大会具体有哪些亮点不容错过呢?跟着川观新闻记者一起去探展。

锦绣南充板块展览现场。梁洪源 摄

亮点纷呈

全景式呈现文旅发展新成果

“目不暇接,亮点纷呈。”11月10日,在南充阆中市落下闳大剧院广场,2022四川文化和旅游主题展(以下简称“主题展”)一开展便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以“安逸四川”为主题,主题展共17大板块。既有科技感十足的美丽四川文化旅游精品元宇宙展示,也有考古重大成果、文化艺术创作、公共文化服务、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工程成果,更有天府旅游名牌系列、文旅龙头企业、重大文旅项目、智游天府、文旅局长说文旅、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文旅一卡通等文旅工作亮点展示。

成果丰硕,亮点纷呈。以考古重大成果展为例,去年以来,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稻城皮洛遗址一道为2021年四川考古产下一颗“双黄蛋”。去年揭晓的“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中,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成都金沙遗址、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3项入选,居全国第6位。

盘点成绩,有“高原”也有“高峰”。以文化艺术创作为例,今年9月举行的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上,由川剧《草鞋县令》捧回第十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结束四川15年未获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的历史。

可圈可点的还有公共文化服务。截至目前,四川已建成公共图书馆207个、文化馆206个、博物馆411个,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698个,让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去处。作为非遗资源大省,四川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3项、省级611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07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072人。通过数字技术,越来越多非遗艺术作品与潮流先锋跨界融合。

“主题展内容丰富,全景式呈现了四川文化和旅游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产业发展新理念,着力构建产业新格局,擦亮‘天府之国、熊猫家园、古蜀文明’金字招牌的信心和决心。”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本届省文旅发展大会主会场的南充,锦绣南充板块特色展也别具一格。展览从红色文化·将帅故里、三国文化·历史名城、丝绸文化·中国绸都、生态文化·印象嘉陵、春节文化·世界古城5个方面进行展示,每张文化名片一个独立展区,着重体现南充文旅特色。9县(市、区)分别结合自身文旅资源和特色,设置一个展区,风格各异,特色鲜明。

锦绣南充板块展览现场。梁洪源 摄

酷、炫、便捷

多项技术赋能智慧文旅

5G全息技术与川剧《草鞋县令》相结合,观众不需要佩戴任何设备,也不需要任何硬件,就可以裸眼看到1:1还原在投影上的立体形象。

“很酷、很炫!”在四川省数字文旅新技术新应用新场景展区,游客李先生看后点赞。

新技术应用+文旅,运营商使出“浑身解数”。致力于文旅大数据平台搭建,中国广电四川公司结合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多种先进技术的运用,打造出1个大数据中心,智慧监管、智慧营销、智慧服务3大平台和若干个基础设施系统,实现了统一数据平台、统一后台管理、统一对外门户、统一应用推广的综合性产品体系。目前已服务于全省40余个县(市、区)及景区。

新技术不仅赋能文旅产品,更延伸了文旅消费新体验。在一款智游青川APP上,围绕青川县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溪古城等所有A级景区和优质旅游资源,游客只要拥有一部智能手机,动动手指,即可享受线路推荐、景区导览、住宿餐饮预约等“一条龙”服务。

在一款名为“OneTrip”智慧景区平台,整合票务系统、车辆管理系统、景区安防和景区综合管控系统,游客可实现一部手机畅游景区,管理者可实现一个平台管控应急救援。

新技术的应用还体现在户外自驾游等新兴文旅消费场景。在四川省户外旅游装备设备展区,一个“西行智驾”平台,以自驾租车为载体,即可为自驾游者提供路线沿途及目的地景区游前、中、后流程策划和服务;一个占地面积仅15—30平方米智慧文旅驿站,利用智慧云平台管理系统、物联网运营平台,可实现休息、如厕、公共空间营造等全过程旅行服务需求;一辆移动银行车通过延伸和扩展银行物理网点业务受理范围,给游客带去更加方便、高效、人性化的金融服务。

关键词: 全息技术